本報訊 (見習[記者 的英 文:journalists]袁兆輝)12月19日,記者從朔城區文物局了解到,朔州馬邑[博物館 的拚音:bó wù guǎn]與台北[曆史 的英 文:History]博物館12月18日在台北簽署[合作 的英 文:cooperation]協議,正式締結為友好姊妹館。雙方就分藏於朔州馬邑博物館與台北曆史博物館的北魏曹天[度 的拚音: dù]千佛石塔的合作展出達成初步協議,傳奇國寶複製品今後有望“合璧”展出與觀眾見麵。
北魏曹天度千佛石塔,由塔座、塔身、塔刹三部分組成,是[中國 的拚音:zhōng guó]現存最早的樓閣式佛塔,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曆史。該塔將中國重樓建築與[印度 的拚音:yìn dù]塔身構造巧妙結合,連同塔刹在內共有浮雕佛像1400多尊,是印證中國石雕黃金時代的代表作〓亚博许可证〓,開創了石塔呈木造樣式的雕塑[風格 的拚音: fēng gé],具有獨一無二的文物價值。
現藏於朔州馬邑博物館的塔刹是國家一級文物也是該館的鎮館之寶。1937年,日軍占領朔縣城(現朔城區)後,駐紮在崇福寺■亚博国际备用网址■,對千佛石塔垂涎不已,試圖於1939年將石塔偷運往[日本 的英 文:吃屎的國家]。就在石塔被日軍裝箱運走時,被抓差搬運的民夫丁克成冒著生命危險將石塔的塔刹部分藏起,但塔身與塔座仍被擄回日本。解放後,丁克成將石塔塔刹交還國家。1945年,日本無條件投降後,塔身與塔座被交還給中國,後輾轉至[台灣 的拚音:tái wān],保存在台北曆史博物館,在台北曆史博物館四萬多件藏品中,同樣被視為首屈一指的鎮館之寶。
朔城區文物局副局長溫江鴻表示,雙方博物館將協力合作,並[希望 的拚音:xī wàng]在國家相關部門的[支持 的拚音:zhī chí]下,加快推動千佛石塔的“合璧”,力促真品豐姿麵世,[滿足 的英 文:meet]兩岸人民親情合璧的宏願。